感覺是我們在知識與其他能力尚未建立之前,就已經充分存在的能力。透過感官,我們產生各種感覺,以及留下這些感覺的回憶。我們隨時在生產感覺,這可以說是我們人生中最珍貴,也最容易被忽略的產物。而一個經歷童年性侵與虐待的倖存者而言,他/她必然產生許多痛苦的感覺。
一般人很難想像,一個身體與心靈尚在成長的兒童,要怎麼渡過殘酷的虐待,並且活下來。確實有些人活下來了,有些兒童活不下來(這也是我們這個社會必須積極保護兒童的原因)。一個正在受害的兒童必須以各種極端的策略,帶著勇氣與智慧活下來,並且慢慢遠離那些讓他/她感到危險的情境。倖存者會帶著許多痛苦以及許多一般人難以理解的感覺活著。由於虐待常在成長中伴隨著孤立、忽視與歧視等現象,一個倖存者常學會去壓抑、隱藏那些痛苦的感覺與回憶,有時會進一步去否定、偽裝、遺忘這些感覺與回憶。
壓抑、隱藏這些痛苦的感覺,是我們在成長中孤立無援時所衍生的生存策略,那是非常時期所使用的非常方法。但一個正常的感覺,是應該得到釋放的。例如悲傷時我們需要流淚、憤怒時需要發洩、痛苦時需要陪伴。但必須再說一次,一般人是很難理解一個受虐的兒童在成長歷程裡是沒有這些幫助的,受虐的兒童甚至會因為表達情緒而遭受更多的虐待,所以一個倖存者對表達感覺與情緒是和危險的回憶緊密相連的。許多的受虐者必須等到他/她真的感到安全時,才能將這些感覺與回憶慢慢說出來。有時是成年以後,十幾年之後,甚至三十年,每個人條件差異很大,但若能越早得到幫助,則能越早開始處理這些令人痛苦的感覺與回憶。
許多文化與教養,常強調在壓抑、轉移或忽略小孩子感覺的產生,讓小孩獨自面對許多無所適從的感覺,卻學不會處理感覺的方法。而這只是一般的狀況。受虐的小孩必許忍受許多非人性的對待,並且常常處在被遺棄、忽略的痛苦之中。一個倖存者必須重新學習不再壓抑感覺,並且學會表達感覺,一步步的,讓感覺像水一樣,從身體裡流溢出來。這個過程裡,妳/你會感到非常的不適與不安,因為過去這些感覺一直都是與危險畫上等號的。引用《哭泣的小王子》裡的一句話:「感覺不會殺死人,但沒有感覺卻讓人活的像行屍走肉一樣。」復原得其中一個歷程,就是取回能自然感受的能力。
倖存者必須學會尋找讓自己感到安全的環境去釋放感覺,更好的話,能有朋友的陪伴。但沒有朋友會讀心術,你/妳必須說出自己正在經歷甚麼樣的痛苦與感受,並且希望得到甚麼樣的幫助與陪伴。不要對妳/你的夥伴要求太高,一般人不容易理解我們的經歷,但他/她們還是會給予很大的幫助與陪伴。有時某種策略或相處無法成功,沒關係,就再試另一種,一樣一樣慢慢嘗試,你/妳們有足夠的時間去探索所有的感覺。陪伴者也許可以記在心裡的是,妳/你陪伴的朋友曾經經歷了危險的處境,並且留下了創傷,但他/她以勇氣與意志活了下來,再度揭露這些感覺與回憶,倖存者會感到極端的不適與不安全,但這是復原的歷程,有妳/你的接納、陪伴與理解,他/她會復原得更快、更好。至於要做甚麼,或該怎麼做,你/妳們必須有耐心慢慢理解與探索。在大部份的時間裡,倖存者是最了解自己需求的人(有疑惑,就提出來與朋友討論),而陪伴者的存在就已經發揮了有效的療癒功能,見證、陪伴倖存者經歷復原,最主要的還是耐心與接納。
2015年1月12日 星期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這是我個人對輔大性侵事件的簡單記錄。希望我們能共創一個對性侵受害者更友善的社會。有更新資訊歡迎您寄給我,我會再編輯進去。評論部分只轉設定為公開的評論。 一、 主要關係人聲明與發言 : 5/29 朱同學: 【關於巫沛瑀的性侵事件】 6/1 夏林清: 【夏林清針對...
-
「 《遠方有哀傷,此地有我》 出版合約於 2017 年簽訂,直到現在,陳潔晧與徐思寧才稍有信心能寫下經歷,「這建立在我們對自己的生活終於有點信心了。」 曾經,惡夢纏著陳潔晧不放,他夢見自己被追趕、被人圍困無法逃出——重演年幼時無法逃出奶媽家的恐懼。幸好,近年來的夢歡快得多。...
-
陳靖宜/攝影 願景工程 專訪: 「像打字員優雅敲擊鍵盤,徐思寧說話節奏快又輕巧,講到一個段落,目光投向身旁的陳潔晧,他便自然接過話題,緩緩道出想法,速度不同的兩人卻默契十足。 陽光午後,和這對作家夫妻聊共寫的新書《遠方有哀傷,此地有我》,充滿妙喻和笑聲的採訪最後,徐思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