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打破沉默的結構

許多兒童在遭受熟識的長輩與親人性侵害之後,向自己的主要照顧者(通常是父母,也有可能是師長)反應這個事實,但卻發現主要照顧者將其傷害淡化、扭曲、改寫或否認,甚至沒有任何反應。如同家暴以及各種形式的兒童虐待,受害者在心中除了感到對加害者的恐懼,對深切盼望的信任位置的背叛則更感到如同墜落地獄般的失望與痛苦。

這些對兒童性侵害保持沉默的主要照顧者,為了自身的利益(家族名譽、團體壓力等),創造了一個對受害者而言不可能打破的「沉默的結構」,在《哭泣的小王子》中,它形容這種傷害是「廣義的亂倫傷害」,使受害者的人生充滿著黑暗、混亂與恐怖。

受害者長期在毫無能力改變現實的情況下,在內心深處烙印了對這個加害及沉默的共謀結構的失望與痛苦。在對主要照顧者的深切盼望完全落空的失望之中,受害者試圖想要重建對人性信任感的復原之路,顯得遙不可及。

這樣的痛苦會遍布及隱藏在受害者的人生之中,即使脫離加害者與沉默的結構,內在的傷害依然深刻烙印,直到他/她試圖面對這個內在的傷害,試圖奪回己身的掌控感。這是一條人性的長征。在典型的長征之中,受害的倖存者會遭遇「英雄」與「怪物」。

「英雄」是倖存者所嚮往的人性特質的具現化,可能是治療師、伴侶或好友,也可能是某一本書。「怪物」則是過去被背叛的傷害及衍生的變形。斬殺「怪物」需要有特定的條件及準備,畢竟怪物不存在於現實,而存在於人性之中,在尚未完成準備前,怪物對依舊會對倖存者有巨大的傷害。但一旦倖存者某些內在的條件完成,那些傷害的力量就不復存在,剩下的是某些特定的形式,去重新肯定這些傷害的消失。

這些形式依據每個人的脈絡會產生不同的意義,但總體而言,是為了重新創造倖存者與整個社會的聯結。有些倖存者會選擇「面質(confrontation)」,也就是直接面對加害者或製造沉默結構的權力者,無論結果如何,這個形式本身象徵了倖存者不再為加害者及沉默的結構所傷害。

公開的面質具有更特殊的意義,端看加害者與受害者的關係以及其社會地位。在最積極的意義上,它打破了整體社會沉默的結構,並為其他的倖存者開啟一條道路。

在此要特別討論所謂倫理上的問題,一般而言,專業助人者要為倖存者保護其身分及故事的隱密性,但在倖存者選擇公開之後,倖存者對自己與社會的連結詮釋進入了另一層的意義。所以倖存者對自己故事及身分的公開與否,取決於倖存者的意願,若大眾只僵化的要求受害者隱藏其身分,認為這是保護,只會再複製沉默的結構。

怪物的力量來自於隱藏在人性黑暗角落的不理解,想要解除「惡魔」的力量,就必須呼喚「惡魔的真名」,也就是給予傷害正確的描述與名稱。無論公開與否,理解傷害在其正確的位置,傷害的力量也就不會在倖存者的人生之中繼續無限擴大。

身為一個童年性侵的倖存者,我選擇了面質,我也選擇了公開,但我不鼓勵所有的倖存者都要這樣做。因為無論是面質或公開自己的身分與經歷,它都包含一定程度的風險與傷害,而我們社會對倖存者並非如此友善。但在每一個倖存者公開的契機裡,我們是否能以更開闊的心胸去試圖理解與接納這些痛苦存在的可能性,並且了解,這些痛苦存在於我們之中,而不在我們之外。

---潔晧

沉默的結構


2 則留言:

  1. 在潔晧的部落格總是能學到很多東西,我很開心。


    我覺得自己可能還沒能夠寫出這麼清楚的話語,
    但是已能夠很平靜地去看完這些字句,
    不論是他人的經歷或是傷痛,
    能夠冷靜下來地去看待,稍微抽離自己
    試著用另一個角度去看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也同意潔晧說的,
      公開與不公開雖說是自己決定的,但是得去思考公開的結果
      自己是否能承受的住,這些問題
      是需要好好想過與調整過後,或許才能得出答案。


      繼續向您學習!


      p.s新的介面很棒,很喜歡呢:)


      小孟

      刪除